[1] 贾新, 袁勇, 李焯芬. 新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砂浆锚杆的黏结性能试验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10): 2108-2114. [2] 薛忠民. 中国玻璃钢/复合材料发展回顾与展望[J]. 玻璃钢/复合材料, 2015(1): 5-12. [3] 彭志豪, 陈海燕, 肖仕宝. 沉入式大直径薄壁圆筒护岸结构稳定性分析[J]. 水运工程, 2010(8): 39-43. [4] 陈纯山. 对CECS190: 2005规程有关条款的看法与建议[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8(7): 88-89. [5] 宋奇叵, 李琛彧. 简述埋地玻璃钢夹砂管道工程结构设计[J]. 特种结构, 2007(3): 37-41. [6] 朱永安, 卢保红. 纤维缠绕玻璃钢夹砂管在轴向压力下的稳定性分析[J]. 建筑科学, 2008(3): 24-26. [7] 肖俊, 李卓球, 陈建中. 基于斯潘格勒理论的埋地柔性管道有限元分析[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1): 89-92. [8] 时强, 王新武, 张小玉, 等. 埋地复合材料泵站井受力分析研究[J]. 玻璃钢/复合材料, 2016(11): 85-89, 45. [9] ASME boiler&pressure vessel code VI division 1, Ahemative rules-rules for construction of pressure vessels 2010[S]. [10] 李卓球, 岳红军. 玻璃钢管道与容器[M].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0,12(6): 294-302. [11] 郝婷玥, 陈贵清. 管道与土的相互作用[J].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07, 13(4): 237-239. [12] Rotter, J. Michael. The new framework for shell buckling design and the european shell buckling recommendations fifth edition[J]. Journal of Pressure Vessel Technology, 2010, 133(1): 011203. [13] EN 1993-1-6: 2007,Eurocode 3: Part 1.6: Strength and stability of shell structures[S]. [14] 杨建明, 时强, 潘多军, 等. 玻璃钢夹砂管道穿越国道和高速公路的工程实践[J]. 玻璃钢/复合材料, 2014(8): 72-76. [15] 刘文涛, 陈冰冰, 高增梁. ANSYS特征值法在计算外压圆筒弹性失稳中的应用讨论[J]. 压力容器, 2012(5): 20-25, 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