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勇, 王璠, 刘人怀. 纤维缠绕玻璃钢夹砂管在外载荷作用下弯曲分析[J].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26(1): 16-19. [2] 励敏, 彭夏军, 葛春辉. 软土地基上大直径玻璃钢夹砂管用作压力输水管的研究[J]. 给水排水, 2009, 35(10): 93-98. [3] 常胜, 牧振伟, 万连宾. 大口径有压玻璃钢管当量粗糙度取值[J].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5, 13(5): 1016-1020. [4] 顾晓鲁, 钱鸿缙, 刘惠珊, 等. 地基与基础(第三版)[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144-151. [5] 许其昌. 给水排水塑料管道设计施工手册[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55-57. [6]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 GB/T 21238—2007[S].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7. [7] 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1447—2005[S].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5. [8] 纤维增强塑料压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1448—2005[S].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5. [9] 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1449—2005[S].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5. [10] A.P.莫泽.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地下管设计》翻译组译. 地下管设计[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20. [11] Spangler M G. Pipeline crossings under railroads and highways[J]. Journal of AWWA, 1964, 56(8): 1029-1046. [12] 李新亮, 李素贞, 申永刚. 交通荷载作用下埋地管道应力分析与现场测试[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4(11): 1976- 1982. [13] 《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手册》编委会. 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手册(第二版)[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14] Warman D J, Chorney J, Reed M, et al. Development of a pipeline surface loading screening process[C]//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2006 International Pipeline Conference, 2006:803-814. [15] 玻璃纤维缠绕增强热固性树脂夹砂压力管: JC/T 838-1998[S]. 中国标准出版社, 1998. [16]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CECS 190-2005[S].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17] 黄满虎, 赵泽红, 王艳霞,等. 埋地柔性管道截面变形的控制标准[J]. 非开挖技术, 2013(3):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