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危良才.国内外玻璃纤维制品生产现状及发展动向[J].纤维复合材料,2005,(2):61-66. [2] 姜肇中,邹宁宇,叶鼎栓.玻璃纤维应用技术[M].北京: 中国石化出版社,2004. [3] 赵渠森.先进复合材料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4] 付承菊,周祖福.玻璃纤维浸润剂用成膜剂的发展状况[C].玻璃钢学会第十四届全国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2001. [5] 张战永,杨玉文.原丝烘干机理及工艺控制[J].玻璃纤维,2004,(1):24-27. [6] 王程,林杰奇,乔小乐,薛志伟,宋伟.玻璃纤维纺织型浸润剂烘干工艺研究[J].玻璃纤维,2011,(3):4-9. [7] 程梅,霍冀川,雷洪,李军.三种进口淀粉用于玻纤浸润剂的研究及其对玻纤性能的影响[J].玻璃钢/复合材料,2011,(6):47-50. [8] 张建鹏,吴亚丽.玻璃纤维浸润剂配置质量影响因素[J].河北煤炭,2010,(6):63-65. [9] 陈现景,岳云龙,祝一民,于晓杰.浸润剂对短切玻纤增强尼龙66性能影响的研究[J].玻璃钢/复合材料, 2010,(1):70-73. [10] 邓锐,李敏,张佐光,贾晶晶.接触角法测玄武岩及玻璃纤维表面能实验[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07,(33):1350-13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