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钢/复合材料 ›› 2020, Vol. 0 ›› Issue (1): 72-75.
钱建华1,2, 陈玲1,2, 刘世强1,2*
收稿日期:
2019-04-30
出版日期:
2020-01-28
发布日期:
2020-01-28
通讯作者:
刘世强(1986-),男,硕士,主要从事高性能树脂与复合材料方面的研究,liushiqiang04@163.com。
作者简介:
钱建华(1972-),男,博士,主要从事高性能树脂及其复合材料方面的研究。
基金资助:
QIAN Jian-hua1,2, CHEN Ling1,2, LIU Shi-qiang1,2*
Received:
2019-04-30
Online:
2020-01-28
Published:
2020-01-28
摘要: 对影响混杂型UV预浸料的因素进行分析,试验证明预浸料一次性成型厚度与热引发剂浓度呈正相关,热引发剂(BPO)加入量为1.0%,最大可固化深度可达30.4 mm,为保证预浸料具有优异铺覆性,当增稠剂(MK 35)加入量为1.5%~2.0%时,工艺性能最佳。与传统UV预浸料进行性能对比,试验证明混杂型UV预浸料与传统UV预浸料力学性能相当,两种材料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紫外光固化,前者一次性成型厚度较后者提高120.3%,解决了光固化成型厚度受限这一难题。
中图分类号:
钱建华, 陈玲, 刘世强. 一种油罐用混杂型光固化预浸料性能研究[J]. 玻璃钢/复合材料, 2020, 0(1): 72-75.
QIAN Jian-hua, CHEN Ling, LIU Shi-qiang. STUDY ON PROPERTIES OF A HYBRID UV-CURABLE PREPREG FOR OIL TANKS[J].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Composites, 2020, 0(1): 72-75.
[1] 李岩. 双层油罐的基本技术问题和设备选型的思路[J]. 化工管理, 2018, 486(15): 47-48. [2] 潘朝发. 加油站储油罐渗漏原因分析及对策[J]. 安全、健康和环境, 2015, 15(2): 4-6. [3] 梁慧. 双层储油罐在加油站设计中的应用[J]. 石油石化节能, 2018, 8(10): 32-34, 10. [4] 邱明. 加油站油罐内衬技术的应用及展望[J]. 石油库与加油站, 2018, 27(3): 1-4, 53. [5] 魏善智, 张斌. 一种可深层UV固化的低收缩率树脂研究[J]. 化学与黏合, 2019, 41(2): 83-86. [6] 杨德旭. 粘度控制剂法控制SMC/BMC树脂糊增稠粘度的研究[C]//中国硅酸盐学会玻璃钢分会.第十五届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 北京: 《玻璃钢/复合材料》编辑部, 2003: 5. [7] J.L. 黄, S.M. 陈, I.R. 陈, 等. 用试验方法确定SMC增稠性能[J]. 玻璃钢/复合材料, 1990(4): 46-49. [8] 杨天贺. 光固化预浸料修理技术在飞机蒙皮修复中的应用[J]. 山东工业技术, 2017(20): 48. [9] 陈浩, 刘玉亭, 刘成武, 等. 光固化复合材料预浸料修理补片的研制[J].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8(2): 91-94. [10] 许松, 魏东, 刘成武. 光固化复合材料在飞机结构抢修中的应用研究[J]. 航空维修与工程, 2006(2): 30-32. [11] Arikawa H, Takahashi H, Kanie T, et al. Effect of various visible light photoinitiators on the polymerization and color of light-activated resins[J]. Dental Materials Journal, 2009, 28(4): 454-460. [12] Dayane Carvalho Ramos Salles de Oliveira, Mateus Garcia Rocha, Alexandre Gatti, et al. Effect of different photoinitiators and reducing agents on cure efficiency and color stability of resin-based composites using different LED wavelengths[J]. Journal of Dentistry, 2015, 43(12): 1565-1572. [13] Baxter J E, Davidson R S, Hageman H J. Acylphosphine oxides as photoinitiators for acrylate and unsaturated polyester resins[J]. European Polymer Journal, 1988, 24(5): 419-424. [14] Stowe R W. Key factors in the UV curing process-the relationship of exposure conditions and measurement in UV process design and process control: part Ⅱ-lamp system [J]. Metal Finishing, 2006, 104(4): 50-56. [15] 黄志雄, 王伟, 刘坐镇. SMC/BMC制备中树脂糊的粘度控制[J]. 纤维复合材料, 2007(4): 3-6. |
[1] | 朱宏伟, 刘轲, 赵昌方. 碳纤维复合材料蜂窝结构制备及轴向压溃力学行为研究[J].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2024, 0(12): 5-11. |
[2] | 尹志豪, 葛超坤, 徐平, 铁瑛, 张臻臻, 鞠光. 聚乙烯-甲基丙烯酸缝合模式对复合材料抗冲击性能影响[J].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2024, 0(12): 12-18. |
[3] | 刘雁鹏, 韩宇泽, 任中杰, 任明法. 超薄单层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板拉伸和压缩失效行为研究[J].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2024, 0(12): 19-25. |
[4] | 黄淼林, 方海, 霍瑞丽, 陈航. 五种植物纤维/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紫外老化性能[J].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2024, 0(12): 26-33. |
[5] | 行小龙, 黄金鑫, 张健, 刘祎, 阮英波, 张承双. 基于动态硼酸酯键的可重塑酚醛树脂及其复合材料[J].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2024, 0(12): 34-42. |
[6] | 侯镇弘, 陆奇, 赵星诺, 徐锦文, 夏宏伟, 张颂, 侯锐钢, 周权. 联苯型环氧树脂强韧化TDE-85树脂体系的制备与性能[J].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2024, 0(12): 43-48. |
[7] | 姚卓君, 郝尚, 李钱福, 杨征强, 张砚达, 刘千立. 热熔法预浸料用双酚M氰酸酯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2024, 0(12): 49-53. |
[8] | 张锦光, 陈睿, 窦玉宽, 鲁季坤, 文湘隆. 四韧带手性夹芯结构的振动带隙特性研究[J].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2024, 0(12): 54-61. |
[9] | 苏海亮, 马莲花, 展新, 覃记荣, 张彦会. 基于熵权-TOPSIS的CFRP电池箱体铺层优化设计[J].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2024, 0(12): 62-68. |
[10] | 徐权威, 郭小锋, 乔书杰, 李思卿, 车江宁. 基于神经网络的风电叶片极限载荷预测及玻碳混合铺层结构优化[J].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2024, 0(12): 69-74. |
[11] | 徐俊, 崔骁鹏, 王向东, 李成良, 黄辉秀. 碳粉污染对风电叶片防雷性能影响的研究[J].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2024, 0(12): 75-79. |
[12] | 张迪超, 严刚, 于鑫飞. 基于激光诱导石墨烯的复合材料电加热结构实验研究[J].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2024, 0(12): 80-86. |
[13] | 千银敏, 沈寒峰, 王涛, 张开金.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强混凝土的约束效应研究[J].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2024, 0(12): 87-95. |
[14] | 邢海瑞. 风电叶片壳体贯穿性损伤的修复方案设计及验证[J].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2024, 0(12): 96-105. |
[15] | 宣善勇, 王校培, 王志远, 张楠, 符彬, 范鑫. 复合材料层合板高速冲击后压缩性能试验研究[J].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2024, 0(12): 106-112.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