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钢/复合材料 ›› 2017, Vol. 0 ›› Issue (4): 35-41.
杨 驰, 刘 娜*, 孔维萱, 张利嵩
收稿日期:
2016-11-17
出版日期:
2017-04-28
发布日期:
2017-04-28
通讯作者:
刘娜(1984-),女,博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高超声速飞行器热防护设计方面的研究,air_6042@163.com。
作者简介:
杨驰(1979-),男,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高超声速飞行器热防护设计与分析方面的研究。
YANG Chi, LIU Na*, KONG Wei-xuan, ZHANG Li-song
Received:
2016-11-17
Online:
2017-04-28
Published:
2017-04-28
摘要: 为满足高超声速飞行器防热设计中对烧蚀温度场的计算要求,建立了适用于高超声速飞行器防热复合材料的烧蚀传热计算方法,通过算例将烧蚀温度场计算结果与简化模型和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合理性。进而运用该方法分析了长时间中低热流加热和短时间高热流加热两种特定热环境下的热导率、密度、表面发射率、动态热解等因素对烧蚀传热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各个因素对烧蚀传热行为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热导率对防热材料内部温度的影响最大,表面发射率对材料表面温度的影响较大,对内部温度的影响程度与时间相关;热解动力学参数中活化能对材料内部温度有一定的影响;活化能和热导率对材料热解碳化过程的影响较为显著。研究结果为烧蚀传热计算精度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了参考价值。
中图分类号:
杨 驰, 刘 娜, 孔维萱, 张利嵩. 高超声速再入热环境下防热复合材料烧蚀传热计算及影响因素分析[J]. 玻璃钢/复合材料, 2017, 0(4): 35-41.
YANG Chi, LIU Na, KONG Wei-xuan, ZHANG Li-song. STUDY ON ABLATION HEAT TRANSFER CALCULA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RMAL PROTECTION MATERIALS UNDER HYPERSONIC THERMAL ENVIRONMENT[J].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Composites, 2017, 0(4): 35-41.
[1] 蒋凌澜, 张利嵩, 匡松连, 等. PGE/Phenolic的动态热解对温度场计算的影响[J]. 宇航材料工艺, 2014(3): 16-20, 41. [2] 姜贵庆, 刘连元. 高速气流传热与烧蚀热防护[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3: 53-78, 78-93. [3] 王国雄. 弹头设计[M]. 北京: 宇航出版社, 1993: 537-544. [4] Milos F S, Chen Y K. Ablation, Thermal Response, and Chemistry Program for Analysis of Thermal Protection Systems[J]. Journal of Spacecraft and Rockets, 2013, 50(1): 137-149. [5] Paglia L, Tirillò J, Marra F, et al. Carbon-phenolic ablative materials for re-entry space vehicles: plasma wind tunnel test and finite element modeling[J]. Materials & Design, 2016, 90: 1170-1180. [6] 马伟, 王苏, 崔季平. 酚醛树脂的热解动力学模型[J]. 物理化学学报, 2008, 24(6): 1090-1094. [7] 陈敏孙, 江厚满, 刘泽金, 等.玻璃酚醛/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热分解动力学参数的确定[J]. 强激光束与粒子束, 2010, 22(9): 135-138. [8] 池铁, 齐会民, 黄发荣, 等. 含硅芳炔树脂的热氧化降解动力学研究[J]. 玻璃钢/复合材料, 2013(2): 34-38,12. [9] Kuntz D, Hassan B, Potter D L. Predictions of Ablating Hypersonic Vehicles Using an Iterative Coupled Fluid/Thermal Approach[J]. Journal of Thermophysics and Heat Transfer, 2001, 15: 129-139. [10] 陈海龙, 方国东, 李林杰, 等. 高硅氧/酚醛复合材料热-力-化学多物理场耦合计算[J]. 复合材料学报, 2014, 31(3): 533-540. [11] 张志豪, 孙得川. 飞行器气动加热烧蚀工程计算[J]. 兵工学报, 2015, 36(10): 1949-1954. [12] 吕德生, 宋桂明, 周玉, 等. 航天飞行器防热部件烧蚀行为的数值模拟[J]. 固体火箭技术, 2002, 25(2): 67-69. [13] 吴洁, 阎超. 气动热与热响应的耦合研究[J].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2009(4): 35-39. [14] 董维中, 高铁锁, 丁明松,等. 高超声速飞行器表面温度分布与气动热耦合数值研究[J]. 航空学报, 2015, 36(1): 311-324. [15] 张涛. 热解气体流动的二维烧蚀热防护数值仿真研究[J]. 宇航学报, 2014, 35(1): 119-124. [16] 硅基材料烧蚀-温度场计算方法: QJ1138-87[S].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工业部部标准, 1987: 1-5. |
[1] | 王伟伦, 曹子荷, 俞星辰, 卢弈先, 曹东风, 胡海晓, 冀运东, 李书欣. 大厚度L形复合材料层合板残余应变监测和失效行为研究[J].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2025, 0(4): 1-10. |
[2] | 秦成, 查一斌, 张联合, 任浩, 程亚男, 李永丰, 刘勇, 张辉. 不同缝合密度和层数的单向碳纤维织物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研究[J].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2025, 0(4): 11-19. |
[3] | 孙士勇, 李海林, 王俊龙. 针刺陶瓷基复合材料孔隙缺陷参数化表征及其弹性参数预测[J].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2025, 0(4): 20-27. |
[4] | 乐午阳, 罗浩, 吴医博, 周何乐子, 周华民. 基于椭圆张量叠加的剪切变形二维纤维织物渗透率预测模型[J].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2025, 0(4): 28-36. |
[5] | 何晓红, 吕健, 翟少杰, 杨尚谕, 赵新波. 钢/碳纤维复合材料胶-编混合搭接接头破坏试验及强度分析[J].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2025, 0(4): 37-46. |
[6] | 黄选红, 王永钢. 混合元分裂因子的取值与层合板静力学问题分析[J].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2025, 0(4): 47-56. |
[7] | 于峰, 施坤, 管玉聪, 方圆, 许波. 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芯钢管连接的PVC-CFRP管混凝土柱-RC梁边节点应变分析[J].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2025, 0(4): 57-67. |
[8] | 李渔, 司晓亮, 黄业园, 李志宝, 段泽民. 碳纤维复合材料雷击损伤及防护试验与仿真研究[J].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2025, 0(4): 68-73. |
[9] | 杜徐玮, 牛雪娟. 纳米ZnO树脂薄膜提升CFRP层合板层间断裂性能研究[J].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2025, 0(4): 74-81. |
[10] | 崔巍, 彭欢玲, 王红伟, 雷红梅. 连续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层间Ⅰ型断裂损伤演化及其电阻率响应分析[J].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2025, 0(4): 82-88. |
[11] | 吴轶城, 廖英强, 张弛. 湿法缠绕中碳纤维与芯模材料间摩擦行为研究[J].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2025, 0(4): 89-95. |
[12] | 张高涛, 方志刚, 倪爱清, 边天涯, 李想, 李亮, 王继辉. 弯曲载荷下复合材料胶-螺混合连接结构破坏模式研究[J].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2025, 0(4): 96-102. |
[13] | 葛平, 孔鹏, 马国闰, 唐宇航. GFRP及其基体树脂的热变形温度与玻璃化转变温度的相关性[J].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2025, 0(4): 103-108. |
[14] | 刘聪, 夏绍灵, 许纪贤, 赵聪聪, 郭升东, 贾煜. 功能化氧化石墨烯改性酚醛树脂微发泡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J].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2025, 0(4): 109-116. |
[15] | 吉冯春, 彭志航, 杨鑫, 向阳, 冯坚. 杂化酚醛树脂/玻璃纤维隔热瓦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2025, 0(4): 117-124.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